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作为批评和美学文本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兼论路遥的文学观与20...
  • [摘要]《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并非关于《平凡的世界》创作情况的简单“回顾”,而是从其“源起”阶段,即包含着内在的论辩性质。既回应李继凯《沉入“平凡的世界”—— 路遥创作心理探析》一文针对其创作的若干批评意见,也一次性地回应自《人生》以来评论界关于其创作的重要批评观点,进而系统阐发其具有20 世纪80 年代“反潮流”意义的思想和美学观念。该作涉及“总体性”视域、现实主义思想和美学观念的意义和可能,以及文学与时代、土地和人民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历史性地观照其作为批评和美学文本的复杂蕴涵,不仅可以敞开重新理解路遥现实主义文学观及其意义的新的可能性,亦是重申作为本体和方法的“社会主义文学” 传统的重要路径。
  • 杨 辉
  • 全文[ PDF 10389.0 MB ] 2020.2(9):177-188  共有 1968 人次浏览
  • 论莫言小说的比喻思维
  • [摘要]比喻是想象的重要形式,比喻思维是艺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莫言小说比喻丰沛,情感激越,呈现出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将莫言小说中有意施为的比喻全部提取出来,进行类型分析和必要的文本统计,从比喻密度、辞格运用、比喻与语境关系三个方面,可以对莫言比喻思维的规律和特点给出初步描述;继而,从文本分析出发,揭示莫言小说比喻修辞向小说技巧和艺术手法转化的多样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莫言小说中动物形象的分布规律、书写方式和资源背景,揭示莫言小说比喻思维的思想基础,为进一步探究莫言小说的人性观察、历史想象和道德批判提供新的理论视镜。
  • 郭洪雷
  • 全文[ PDF 1531430.0 MB ] 2022.4(11):177-186  共有 449 人次浏览
  • 扬雄赋序的生成及其文学史意义
  • [摘要]扬雄赋序的历史原貌值得再加审视。《汉书·扬雄传》班固标明“扬雄自序”以别于他的赞述,划清了与“史辞”、史官改写的界限。《自序》为晚年所作,叙录主要著述缘由宗旨,其中“四赋”及其序文时间与叙事不衔接,应源于当年创作上奏留存的副本,绾合了不同时代的新旧材料。《七略》记载“四赋”上奏时间有误,但有《汉书·成帝纪》佐证,可知确为扬雄元延年间写作,并奏闻朝廷。扬雄赋序开创了第一人称叙述、序赋一体的书写体式,前序后赋,代表了早期赋序生成的特点,杜笃《论都赋》序、班固《两都赋序》证明了这一传统。《七略》保留的“待诏臣雄上”的奏文,与扬雄《自序》互证,赋序并非晚年补作,则作者赋序西汉有作,而非“始于东京”,显示了扬雄赋序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 熊良智
  • 全文[ PDF 1695406.0 MB ] 2022.5(11):177-184  共有 248 人次浏览
  • 陶渊明“北窗”与“南窗”典故的分化与浑融 ——兼审元好问《论诗三...
  • [摘要]在唐宋士人手中,源自陶渊明诗文而以“北窗”“南窗”为代表的两组意象,开始分化为两个独立典故。两个典故各有其统属意象与涵义,但随着时间推移与引用日增,进而产生出两者意象截搭使用的浑融形态。究其原因,一则取决于诗歌抒情功能、人类情感特征及典故生成方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二则来自士人对于两典故一并塑造出的陶渊明式士大夫形象的推崇与向往。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是浑融两典故的著名用例,也是文学史上的陶诗论名篇,郭绍虞盛赞其度越南朝以降论陶诗者而堪称“定论”,但梳理历代陶诗批评可知,无论在理论框架或是主要内容方面,元氏论说实皆未出前人藩篱,故其批评史价值也有待重审。
  • 郑雄
  • 全文[ PDF 1712108.0 MB ] 2023.4(12):177-185  共有 187 人次浏览
  • 论雷峰塔的倒掉——20世纪20年代新旧文学的一场“同题竞作”
  • [摘要]1924年9月25日西湖雷峰塔的倒塌,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鲁迅、俞平伯、徐志摩、陈曾寿、况周颐、樊曾祥、黄孝纾等新旧文学阵营的作者对此皆有书写。共同的题材使得各自的作品具备相当的互文性,赋予了“雷峰塔”这一文学意象新的意义,构成了一场跨文体、语体的“同题竞作”。在这场特殊的“同题竞作”中,语体文彰显出其在新文化运动后成为文坛主流的地位,旧体文学则呈现出“隐微书写”的意义,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股潜流。
  • 刘天宇
  • 全文[ PDF 1574367.0 MB ] 2021.4(10):178-187  共有 640 人次浏览
  • 毕飞宇的阅读史与写作史关系考释
  • [摘要]阅读资源是作家文学生成的重要养分和内在动因,蕴含着作家“生长”的秘密,也为我们理解和阐释作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毕飞宇是一个会阅读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得益于经年专注的阅读和专业的写作训练。通过对毕飞宇的阅读史和写作史的互文性考察,发现他的语言观变迁,以及哲学气、逻辑性、阴郁美学、引而不发的“冰山式”叙事这些毕氏文学质地都可以从他的阅读史中找到某种精神原点或影响源;同时,中外阅读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塑造了毕飞宇小说中的人道主义诉求、伤害母题和其他叙事技艺。可以说,阅读史的角度不仅呈现了毕飞宇的阅读资源与阅读偏好,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毕飞宇文学风格的生成、精神传统与写作技艺的来源以及接受阅读资源的方法等问题。
  • 沈杏培
  • 全文[ PDF 1871.0 MB ] 2020.5(9):178-188  共有 507 人次浏览
  • 诗人的“手艺”——一个当代诗学观念的谱系
  • [摘要]多多的诗作《手艺》对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同题诗的摹仿,既是词语、句式等的借鉴,又预示着中国当代诗歌形式意识的觉醒。以谱系学方式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中国当代诗人写作和谈论中频繁出现的“手艺”,主要沿着两个向度构建意义和汲取资源:一是回归诗歌作为“手艺”的工匠性质和其所包含的艰辛劳作,一是突出诗歌之“技艺”的诗性“拯救”维度。中国当代诗人对“手艺”的认知,涉及自然美与艺术美、技术与艺术、技艺与生命、诗歌的形与质、语言本体与社会功能、写作与现实等之间关系的诸多命题。通过考察和辨析上述命题,可以呈现当代诗人“手艺”言述背后诗歌观念的交错与变迁。
  • 张桃洲
  • 全文[ PDF 1820.0 MB ] 2019.3(8):178-188  共有 1261 人次浏览
  • 汉魏六朝诗文文本的流动与变异
  • [摘要]在写抄本时代,作者和传抄者出于各种原因对文本作了有意或无意的修改,使文本产生了种种歧异,如河流般变动不居。汉魏六朝诗文文本生成、流通、变异所呈现的纷繁复杂的样貌,从低到高大致可以分为异文、乱篇、歧说三个层次,这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关注文字异同,还要重视更广泛意义上的文本不确定性;不仅要重视静态的文本歧异,更要重视具体历史语境给文本带来的动态变化。
  • 陈君
  • 全文[ PDF 1889.0 MB ] 2021.1(10):179-187  共有 955 人次浏览
  • 论“十七年”山水游记中的“社会主义风景”
  • [摘要]“社会主义风景”的出场,与新山水观念的提出、“向自然界开战”的召唤和作家的审美选择密切相关。风景的政治审美本质上是阶级话语的视觉实践,从游记作者的身份体认,到景物的观看、裁剪,无不体现出“社会主义风景”的无产阶级认同。这亦是在风景中植入合乎意识形态的政治道德,形成一种“人化自然”的修辞方式,风景里的自我、自然、社会由此呈现出和谐共生的审美伦理。但“社会主义风景” 并非均匀密实,作者视线或显或隐的审美疏离和变奏,均影响其政治建制的统一性;山水行旅的日常性审美也对意识形态的规训构成了挑战,为此,游记作者通过风景的诗性想象予以消解。
  • 王炳中
  • 全文[ PDF 1633815.0 MB ] 2022.1(11):179-187  共有 396 人次浏览
  • 论《诗经》讽谏诗的创制与入乐机制
  • [摘要]“以诗为谏”是周代谏说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酝酿于礼乐昌明时代的《雅》《颂》正声之中,是周代诗乐与政治言说良性互动的一种话语方式。这一讽谏机制的有效运行,并不必然催生出直陈王阙的政治讽谏诗,相反,正是西周后期礼崩乐坏,正常的谏说制度遭到破坏,诗人藉借礼乐歌唱所积淀的“谲谏”传统以寻求谏说的突破,这才有《二雅》讽谏诗的兴作。在创制机制上,讽谏诗分“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和“瞽献曲”两个步骤,其中瞽工不仅参与入乐歌唱之事,更促成了诗文本的最终整合、定型,如讽谏诗中的重章叠咏、“乱辞”的加入,都出自瞽工之手;在入乐机制上,讽谏诗主要在“无算乐”中歌唱,在尽欢的乐用情境中最大程度地实现“谲谏”的效果。
  • 李辉
  • 全文[ PDF 1762573.0 MB ] 2023.3(12):180-188  共有 169 人次浏览
  • 论初唐叙情长篇诗歌的艺术特征和诗史意义
  • [摘要]叙情长篇是叙述个人经历与抒发情思相结合的长篇诗歌,存在于多种诗歌体裁中。初唐的叙情长篇具有承前启后的诗史意义,不仅淡化了对社会背景、家族影响的叙述,充分围绕主体的经历、情志来展开并用以述怀、陈情,使叙情长篇具有了稳定的主体叙述视角,同时还探索出比较稳定的长篇结构和艺术创变的基础路径。其突出的主体性和稳定而富于变化的结构使其成为叙情长篇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为后来诗人进一步拓展长篇的艺术奠定了基础。
  • 杨照
  • 全文[ PDF 1872731.0 MB ] 2022.6(11):181-189  共有 312 人次浏览
  • “诗史”说本义辨
  • [摘要]自唐代孟棨《本事诗》提出杜甫安史之乱及流离陇蜀时期的诗歌为“诗史”以来,“诗史”就成为了杜诗乃至整个中国诗歌研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根据孟棨对杜诗“诗史”说的叙述,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即作为时间限定的“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史事上的“毕陈于诗”,作为价值判断的“推见至隐”。孟棨提出杜甫安史之乱及流离陇蜀时期的诗为“诗史”,与自身所处的时代及遭际有关。其“诗史”说从史事与价值判断两个层次上是符合传统史观的,而且历代关于“诗史”的论说也多不出此范围,但是对于杜诗“诗史”的时间限定则制约了“诗史”的适用范围,而为后人所突破。
  • 李科
  • 全文[ PDF 2172.0 MB ] 2018.3(7):182-0  共有 766 人次浏览
  • “总体性”难题——以李敬泽《会饮记》为中心
  • [摘要]如果我们以“总体”与“个体”辩证冲突为核心线索把握当代文学史, 李敬泽借鉴布罗代尔等思想家的写作,引导着一种辩证超越“总体”与“个体”二元对 立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走出总体性,并不必然走向通过批判总体性而反向建构的 个人,而是有可能重建一种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总体性叙述。这对于当代文 学未来的发展而言,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路径。
  • 黄 平
  • 全文[ PDF 1635.0 MB ] 2019.2(8):182-188  共有 529 人次浏览
  • 再论鲁迅《药》中的“乌鸦”——以夏目漱石与森鸥外的小说为线索
  • [摘要]关于鲁迅小说《药》结尾处的“乌鸦”意象,有学者提出可能是出自鲁迅对刘半农译安特莱夫《默然》中增译部分的戏仿,本文则尝试提出另一种可能性。在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我是猫》中,“俳剧”主角以及小说叙述者描述乌鸦的视角与《药》中两位老妇人观察乌鸦的视角一致。此外,鲁迅译森鸥外《沉默之塔》不仅在人物设定与主题上与《药》皆有相似之处,而且两篇小说的结尾处都出现了乌鸦。如果《药》中的“乌鸦”部分借鉴自《沉默之塔》,那么鲁迅将《沉默之塔》中乌鸦啄食尸体的描述改写为乌鸦飞走的构思或许体现了鲁迅当时“不主张消极”的创作理念。总之,夏目漱石与森鸥外的小说或许也是鲁迅创作《药》时的参考,鲁迅文学的世界性也因此得到体现。关键词
  • 边明江
  • 全文[ PDF 1786.0 MB ] 2020.6(9):182-190  共有 864 人次浏览
  • 从《三里湾》看赵树理的“新变”与“固守”
  • [摘要] 《三里湾》是一部直接针对当时晋东南地区农村互助合作形式开始出现偏向等实际问题的长篇小说,因历史场景的特殊性,赵树理的探索及内蕴于其中的思考,已滞后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由此引来了小说出版后的种种批评及作者自身的抗辩。与前期作品相比,《三里湾》中渗透了不少新的元素,这些新元素的摄入使赵树理固有的叙事格局产生了新变,具体体现在“家的缺口”、“情感的转移”与“模糊的他者”三个方面。同时,赵树理又对这些冲击小说秩序的裂缝与错位进行了有限度的弥合与匡正。
  • 惠雁冰
  • 全文[ PDF 1648.0 MB ] 2018.5(7):182-191  共有 1347 人次浏览
  • 《“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小说文类学
  • [摘要]赵树理的《“锻炼锻炼”》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常被归于“短篇小说”,但赵树理本人却鲜少赋予其这一来自西方文类学的名称。在写作长篇评书《灵泉洞》的间隙里完成的《“锻炼锻炼”》,呈现的是赵树理“自成特色的文体或体裁”。在赵树理那里,《“锻炼锻炼”》是对《李有才板话》的继承与接续,属“散韵结合,有说有唱”的“板话”这一赵树理自创的文类。与《李有才板话》不同的是,《“锻炼锻炼”》不仅说着“作快板的话”,而且用其“话”确定了“快板”的表达限度。
  • 朱 康
  • 全文[ PDF 1548.0 MB ] 2019.5(8):183-192  共有 698 人次浏览
  • 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
  • [摘要]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其后,中国古代小说穿插骚体歌赋便成为一个十分独特的文学现象。作为楚骚传统的重要载体,“以悲为美”的骚体歌赋对中国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以穿插的骚体歌赋为视角,可以充分认识抒情性是中国古代小说富于民族特色的文体特征之一,由此也可证明中国古代史传叙事传统与诗骚抒情传统的交汇融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 陈才训
  • 全文[ PDF 1462631.0 MB ] 2021.5(10):183-192  共有 365 人次浏览
  • 美劝与言道:北宋政治文化转型中的书体文新变
  • [摘要]北宋中期士人在上尊官书中普遍采用称美誉望以劝讽有为的复合型言说方式,督责言官或宰执得位行道。这拓展了讽喻书写的可能性,昭示唐宋书体文谱系中一种创作新范式的兴起。该书写现象始于明道二年欧阳修、石介的上言官书。他们承续元和士人居官守道的原则,提出以言行道的理念,作为言官进言及自身上书的依据。自此,中下层士人往往不在其位则行其言,经由致信得位者实现自下而上的人际互动和政治实践。这类以美为劝的书信折射出北宋新型士人群体作为行道共同体的责善风气、理想主义、舆论意识和公共观念。他们在书写时将声望用作联结美劝的核心概念,反映了声望在北宋中期政治文化中的关键地位和二重属性。在声望政治的背景下,上书是下位者向上传递压力的首要途径。重望兼忧责则成为影响得位者之决策和创作的重要因素。
  • 王启玮
  • 全文[ PDF 1626029.0 MB ] 2021.6(10):184-193  共有 273 人次浏览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